每年12月份,市場上的各類海鮮就開始陸續上市了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冷庫經營者都會在這個時候銷售全部海鮮,他們往往會將緊俏暢銷的海鮮蓄積在自家冷庫內,希望能在春節前后出售,賣個好價錢。江蘇省海門市東灶港鎮就有很多這樣的海鮮冷庫經營者。
2014年12月25日上午,海門市東灶港鎮某水產冷庫老板張某和往常一樣,來到自家的冷庫準備開門營業,打開冷庫艙門一看,張某瞬間傻了眼:冷庫內一片狼藉,幾扇窗戶被敲碎,這是咋回事?一種不祥的預感襲向心頭。
張某跑進倉庫內仔細查看,他發現鯧鳊魚網箱上,有被人用刀具割開的洞,窗戶臺階上還留有人員翻越所留下的腳印。張某頓時明白,昨天夜里,自己的倉庫被洗劫一空,200多箱鯧鳊魚“不翼而飛”。
200多箱鯧鳊魚,按市場價估算約11萬元。過年跟前血本無歸,張某心里亂如麻,焦急中報了警。
現場監控捕捉到一張瓜子臉輪廓
接到110指令后,海門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和海門港新區邊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。經過現場勘查發現,民警推斷犯罪嫌疑人的作案過程,嫌疑人事先踩好了點,等冷庫關門人離開后采取擊碎窗戶的方式進入冷庫,將200多箱鯧鳊魚盜走。
是熟人作案還是流竄作案?民警查看了冷庫周圍的環境,發現地理位置偏僻,周圍住戶較少。結合冷庫中被盜的是現在市場上最暢銷的鯧鳊魚,民警推斷是懂行情的熟人作案。于是,將工作重點放在走訪摸排上來,希望從了解鯧鳊魚行情、從事海鮮收購、裝卸人員中發現線索。
通過連續數日的走訪,偵查工作很快取得了進展。據一位當天夜間路過冷庫的群眾反映:當晚11時許,曾看到一輛白色小皮卡車在冷庫對面的路上停留過,但沒看清楚車牌。為此,辦案民警覺得白色小皮卡有重大作案嫌疑,通過細致的走訪,辦案民警確定白色小皮卡是一輛外地車,經常為港口的幾個冷庫拉貨,這輛車會是作案工作嗎?
另一組偵查民警在查閱大量監控后,發現了一個可疑片段。離冷庫不遠的地方有個探頭正對著作案現場,一個男子手持木棍狀的東西將探頭搗歪,探頭在被搗歪的過程中捕捉到了一張瓜子臉輪廓。
第二個嫌疑人“浮出水面”
可疑的白色小皮卡,一張瓜子臉輪廓。有了這條線索,辦案民警開始在路面監控中尋找白色皮卡車和嫌疑人的蹤影。經過幾個小時的耐心查看,在案發現場附近的一個社會治安探頭影像中,警方再次發現了這個瓜子臉嫌疑人身影,他迅速地鉆上一輛白色皮卡,車上還有另外一名可疑男子。
監控中,白色皮卡車很快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。
民警根據路面監控,很快查出兩名犯罪嫌疑人一直住在啟東市呂四港鎮某某某賓館。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腳點,警方喬裝打扮,成功將段某、姜某兩人擒獲,并在其房間內搜到了老虎鉗、鐵錘、手套、螺絲刀等作案工具。
老鄉結伴分工作案
在審訊過程中,兩人對盜竊水產冷庫一事供認不諱。警方了解到,段某、姜某均三十出頭,是同村的老鄉,初中畢業后,因為在家中游手好閑,無所事事,便商量出去弄點錢花花。
他們之所以選擇盜竊冷庫,主要是因為段某曾經在冷庫工作過,他深知,冷庫晚上關門后,一般無人值守,且冷庫室內面積大,囤積海鮮多,實施盜竊不易被人發現。
一個在冷庫做過工,一個是貨車駕駛員,這兩個人就這樣一拍即合、沆瀣一氣,做起了盜竊水產冷庫的勾當。盜竊的海鮮早已被變賣,所得錢財也被揮霍一空。
目前,姜某、段某兩人因涉嫌盜竊罪已被批準逮捕,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之中。